首页 > 病虫害图库 > 病害病害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24-04-30 阅览9411次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长中常见的病害,需要及时防治,本文针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图片、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信息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大家对此类病害有更多的了解,有效防治!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茎、叶柄、卷须发病,侵染点水浸状,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发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条件适宜病斑向表皮下扩展,并沿维管束逐浙变色,并深至种子,使种子带菌。幼瓜条感病后腐烂脱落,大瓜条感病后腐烂发臭。瓜条受害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淆而用错药,使病害屡治不愈。一般霜霉病叶片病斑背面有黑色或紫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不受害;角斑病叶背病斑溢出菌脓,穿孔,瓜条受害有臭味。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Smith et Bryan.)Yong,Dye & Wilkie ,属细菌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规律:此病由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侵染引起。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侵染菌源。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播种后直接侵染子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从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适温在18~28℃,相对湿度80%以上,黄瓜最易感病生育期是开花座果期至采收盛期,长江流域黄瓜角斑病发病盛期在4~6月和9~11月。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保护地品种津春1号对细菌性角斑病有较强的抗性,适合温室大棚栽培。中农13号、龙杂黄5号等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也较强。
②种子消毒:选无病瓜留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冰醋酸100倍液浸30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1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用清水洗净药液而后再催芽播种。也可将干燥的种子放入70℃温箱中干热灭菌72小时。
③加强管理:保护地栽培时要注意避免形成高温高湿条件,覆盖地膜,膜下浇水,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上午黄瓜叶片上的水膜消失后再进行各种农事操作,避免造成伤口。
④药剂防治:发现病叶及时摘除,而后喷洒30%琉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春雷霉素(开斯明、春日霉素、克死霉)水剂400~75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400倍液,或40%细菌灵1片,加水2.5升,或70%百菌通500~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喷5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l:2:300波尔多液,或30%细菌杀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或高锰酸钾800~1 000倍水溶液,或1:2:300~400的波尔多液喷洒。

更新时间:2024-04-30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