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虫害图库 > 病害病害
草莓白粉病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24-04-23 阅览6726次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对草莓的产量及质量影响严重,因此需要及时防治。本文详细介绍了草莓白粉病图片、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的控害工作起到帮助!

      草莓白粉病分布为害: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逐渐加重, 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 发生严重时, 病叶率在45% 以上, 病果率在50% 以上, 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草莓白粉病症状:白粉病危害草莓的叶片、叶柄、花、果实及果梗。草莓叶片发病初期, 在叶面上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 随病情加重, 叶缘逐渐向上卷起, 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 后期呈红褐色病斑, 叶片边缘萎缩, 焦枯, 花蕾和花感病后, 花瓣变为红色, 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感病后, 幼果不能正常膨大, 干枯。果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 失去光泽并硬化,严重时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完全不能食用。

      草莓白粉病病原:草莓白粉菌为羽衣草单囊壳Sphaerotheca aphanis(Wallr.) Braun., 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


    草莓白粉病发病规律:在寒冷地区, 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 在温暖地区,
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草莓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 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 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 菌丝附生在叶面上, 从萌发到侵入一般需20小时, 每天可长出3~ 5 根菌丝, 4天后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后成熟, 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 进行再侵染。草莓白粉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20℃,5℃以下和35℃以上均不发病。孢子囊在水中极易破裂而释放出孢子。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最适环境条件为: 温度15 ~ 25℃, 相对湿度75% ~98% 。强光照明显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随时间延长分生孢子存活力下降, 但侵染5个月以后仍有部分分生孢子有活性, 分生孢子在新叶上的萌发率明显高于老叶。雨水有抑制白粉病发生的作用, 孢子以晴天下午飞散最多, 降雨则强烈抑制孢子传播。叶背面较易发病, 因叶背面气孔多, 且叶背面角质层较薄, 病菌易侵入。越冬或越夏病菌的存活力和致病力取决于无性孢子的产生情况。

     草莓白粉病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a 选择抗病品种;b 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合理密植;   
2、物理措施   a 温度湿度过大时应加大放风量;b 及时摘除老叶、病残叶、病梗、病果,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2、药剂防治
  10月下旬用硫磺熏蒸,每公顷用200-250克,每次4小时,每周两次,连续两周即可。
3、生物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奥-力-克速净兑水喷雾,喷雾时确保均匀周到,每隔5-7天喷施奥-力-克速净一次,发病严重时缩短用药时间间隔。同时结合将植株病残体清理出园外。

更新时间:2024-04-23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