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虫害图库 > 虫害虫害
双线盗毒蛾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24-04-23 阅览2838次

双线盗毒蛾    双线盗毒蛾是农业生产中较为常见的害虫,对农作物危害极大,需要及时防治,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双线盗毒蛾的图片、分布、为害特点、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控害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双线盗毒蛾学名:Porthesiascintillans(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异名EuproctisscintillansWalker。别名棕夜黄毒蛾、桑褐斑毒蛾。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江苏等省。

    双线盗毒蛾寄主:茶、棉花、豇豆、花生、粉葛、丝瓜、辣椒、菜豆、葵菜、甘薯、玉米、柑桔、梨、桃、甘蔗等。

    双线盗毒蛾为害特点:幼虫食害叶、豆荚、果实,严重时叶片仅剩网状叶脉,豆荚和果实呈缺刻或孔洞,影响产量和质量。形态特征成虫雄蛾体长9一12mm,翅展20—26mm;雌蛾体长17—19mm,翅展26—38mm。头部和颈板橙黄色,胸部浅黄棕色,腹部褐黄色,肛毛簇橙黄色。前翅赤褐色微带紫色闪光,内线和外线黄色,前缘、外缘和缘毛柠檬黄色,外缘和缘毛黄色部分被赤褐色部分分隔成三段;后翅浅黄色,体下淡黄色。卵黄色,半球形,每块有卵6—25粒。末龄幼虫体长17—25mm,头淡褐,胸部、腹部暗棕色;前胸、中胸及第3—7和第9腹节的背线为黄色,其中间纵贯红线,后胸红色;前胸侧瘤红色,第1、2、8腹节背面具绒球状短毛簇,黑色,余污黑色至浅褐色。后胸背板还有一对红色毛突,体上毛瘤上有黑长毛。蛹褐色,藏在棕色薄茧里。

    双线盗毒蛾生活习性:南方各省均有发生,福建年生3—4代,以幼虫在寄主叶片间越冬;广州年生10多代,无越冬现象。傍晚或夜间羽化,成虫夜出,白天栖息在叶背,6—7月发生数量多,雌成蛾产卵在叶背,卵半球形,黄色块状,上盖黄色茸毛,每雌可产卵40一84粒,卵期5—10天。初孵幼虫有群集性,食叶下表皮和叶肉,3龄后分散为害豇豆荚或瓜果成孔洞,幼虫期15—20天,末龄幼虫吐丝结茧粘附在残株落叶上化蛹,蛹期5—10天。幼虫天敌有姬蜂和小茧蜂。

    双线盗毒蛾防治方法:1、结合中耕除草和冬季清园,适当翻松园土,杀死部分虫蛹。也可结合疏梢、疏花,捕杀幼虫。
2、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或2.5%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3、依据其具备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杀虫灯防治,实现绿色防控,保障作物品质安全。

更新时间:2024-04-23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