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虫害图库 > 虫害虫害
木毒蛾(毒蛾科)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24-04-23 阅览3464次

木毒蛾    木毒蛾别名木麻黄毒蛾、相思叶毒蛾、前黑舞毒蛾,在我国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日本等地。木毒蛾主要危害作物:梨、枇杷、石榴、无花果、柿、杧果、板栗、木波罗、龙眼、荔枝、梓树、黄金树、番石榴、茶、油茶、梧桐、蓖麻、木麻黄、相思树、紫穗槐、刺槐、南岭黄檀、臭椿、栓皮栎、黑荆树、山核桃、黄槿、香椿、枫香、枫杨、柳、柠檬桉、白千层、细叶桉、重阳木、泡桐、千年洞等21科约40种园林果树林木植物。

    木毒蛾危害症状:以幼虫取食寄主幼芽、嫩枝及叶片,常将叶片食成缺刻与孔洞,严重时吃成光秃,影响果林生长。

    木毒蛾形态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22~33mm,翅展30~53mm,体黄白色。头顶被红及白色鳞毛,后缘中央有一块三角形黑斑,触角栉齿状,黑色,复眼球形黑色,胸背被白色长鳞毛。翅黄白色,前翅亚基线存在,内横线仅在翅前缘处明显,外横线宽,灰棕色,外缘毛灰棕色与灰白色相间,列成7~8个近方形的灰棕斑。后翅的外缘毛亦列成7~8个近方形斑。足被黑色鳞毛,仅基节端部及腿节外侧被红色鳞毛,中、后足胫节各有两距。腹部密被黑灰色鳞毛,仅1~4节背板的后半部及侧面被红色鳞毛。雄蛾体长16~27mm,翅展28~40mm,灰白色,触角羽毛状,黑色。前翅前缘近顶角处有3个黑点,中线、外横线明显,内横线明显或部分消失。前、中足胫节密被白色长鳞毛。腹部背面被白色鳞毛。
2、卵:扁圆形,灰白至微黄色,卵块长牡蛎形,灰褐至黄褐色。
3、幼虫:老熟体长38~62rmn,头宽5.2~6.5mm,体色有2种:一种为黑灰色(灰白色底,密布大量黑斑);另一种为黄褐色(黄色底,密布大量黑斑),头部黄色具褐色斑,冠缝两侧有一“八”字形黑斑,单眼区有“C”字形黑斑。前、中胸毛瘤蓝黑色,后胸毛瘤黑色,顶端白色,1~8腹节毛瘤紫红色,第9腹节毛瘤牡蛎形,红褐至黑褐色,胸足黄褐至红褐色;腹足黄褐至红褐色,外侧有红褐色椭圆形***,趾钩单序中带;气门黄褐色,缘片黑褐色,翻缩腺红褐色,圆筒形,顶端凹入,于1~4腹节背线两侧各有一个粉红色圆形腺体,背线白或黄色,体腹面黑色。
4、蛹:雌蛹长22~26mm,雄蛹长17~25mm。棕褐至深褐色。前胸背板有1大撮黑毛及数小撮黄毛,中胸两侧各有一黑色绒毛状圆斑,腹部各节均有数小撮白毛,腹末延伸,两侧有臀棘12~13个,端部有臀棘9~27个。

    木毒蛾发生规律:此虫1年发生1代,以胚胎发育完成后的幼虫于卵内越冬。翌年3~4月幼虫出壳并群集于卵块表面,初孵幼虫淡黄色,数分钟后变为金黄或灰褐色,不取食或取少量食物。经3天左右便开始爬离卵块或吐丝下垂随风飘至它枝,幼虫一般7龄,历期60天左右,于5月中下旬幼虫老熟后,于寄主枝条上、树干或枝干分杈处吐丝固定虫体,但不结茧,依靠臀棘勾刺勾住丝上使蛹固定,蛹期10天左右。
成虫5月底开始羽化,6月上旬为盛期,6月下旬为羽化末期。雌蛾多于12~18时羽化,活动力差,常静伏于枝干或缓慢爬行,有时可作短距离飞行,雄蛾多于夜间6~12时羽化,傍晚后很活跃,能长时间飞舞寻偶,趋光性强。成虫羽化后1天左右开始交尾,交尾多于20时至凌晨2时进行,交尾后20分钟至数小时开始产卵,卵多于夜间产在枝条、枝干上,单雌平均卵量为千余粒。成虫寿命2~9天。
此虫的天敌有卵跳小蜂、松毛虫黑点瘤姬蜂、红尾追寄蝇、七星瓢虫、澳洲瓢虫等。

    木毒蛾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秋末至早春寄主发芽前,结合园内管理,清除杂草、枯枝落叶,刮树皮、堵树洞,消灭越冬虫源。成虫产卵盛期,幼虫孵化初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进行人工摘除卵块,捕杀群集幼虫。成虫发生期可通过植保仪器诱杀。
2、化学防治:越冬幼虫出蛰初盛期药剂防治,常用农药有20%敌杀死乳油、20%来福灵乳油、2.5%功夫乳油均以常规浓度,防治效果显著。或用50%辛硫磷乳油、敌敌畏乳油、毒死蜱乳油、杀螟松乳油等均以常规浓度,有明显的防效。

更新时间:2024-04-23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