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虫害图库 > 草害草害
旱稗草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4-23 阅览1481次

    旱稗草(Echinochloa hispidula (Retz. ) Nees. )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农民也俗称它为稗草。属于田间常见的杂草之一,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发布。本文将针对旱稗草分布为害、形态特征、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大家更好的进行防治。
    旱稗草分布为害:
    旱稗属禾本科稗属,约80种,分布热带和温带地区,下有数个变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产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山东、甘肃、新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及云南;主要生于农田、地边、路旁,是一种很难根除的杂草,对旱田、水田、果园、苗圃、菜园等作物均有为害,发生严重时常密盖地面,抑制作物生长。
    旱稗草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秆高40-90厘米。叶鞘平滑无毛;叶舌缺;叶片扁平,线形,长10-30厘米,宽6-12毫米。圆锥花序狭窄,长5-15厘米,宽1-1.5厘米,分枝上不具小枝,有时中部轮生;小穗卵状书朝圆形,长4-6毫米;第一颖三角形,长为小穗的1/2-2/3,基部包卷小穗;第二颖与小穗等长,具小尖头,有5脉,脉上具刚毛或有时具疣基毛,芒长0.5-1.5厘米;第一小花通常中性,外稃草质,具7脉,内稃薄膜质,第二外稃革质,坚硬,边缘包卷同质的内稃。花果期7-10月。
    旱稗草发生特点:
    喜温暖、潮湿环境,适应性强,生于水田、田边、菜园、茶园、果园、苗圃及村落住屋周围隙地。苗期春季,6月中旬抽穗,下旬种子成熟。种子繁殖,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稗子在较干旱的土地上,茎亦可分散贴地生长。
    旱稗草防治方法:
    二氯喹啉酸是防除稗草的适用药,可以防除1-7叶期的稗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和莎草。把二氯喹啉酸按照一定的药量配制液体,可以对大龄稗草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噁唑酰草胺是水稻田茎叶处理剂,主要用于防除稗草、马唐、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掌握在水稻2叶1心后施药,一般每亩用10%噁唑酰草胺80-100毫升,草大时可以适当增加亩用量至100-120毫升,就可以用来防治大龄稗草。大龄稗草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等药物来防治,使用后效果比较好。

更新时间:2024-04-23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