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虫害图库 > 虫害虫害
双斑萤叶甲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23-11-09 阅览6830次

 

      双斑萤叶甲别名:双圈萤叶甲、四目叶甲

      双斑萤叶甲分布为害:双斑萤叶甲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为害玉米、高粱、谷子、豆类、马铃薯、蔬菜、白麻及向日葵等多种作物。分布于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等地区。

      双斑萤叶甲发生规律: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期很长,5月开始孵化,自然条件下,孵化率很不整齐。幼虫全部生活在土中,一般靠近根部距土表3~8厘米,以杂草根为食,尤喜食禾本科植物根。整个幼虫期经30余日,老熟幼虫做土室化蛹。蛹室土质疏松,蛹一经触动即猛烈旋动。蛹经7~10天羽化。成虫7月初开始出现,一直延续至10月。8月上、中旬玉米雌穗吐丝盛期,亦是成虫盛发期,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成虫期。初羽化的成虫,先在田边、沟渠两侧的杂草上,如红萝、棒草、苍耳、刺儿菜、扁蓄以及大田中的豆类等,取食叶子,约经半个月转移至大田为害玉米、高粱、谷子,顺叶脉取食叶肉,并逐渐转移到嫩穗上,取食玉米花丝,高粱及谷子花药,以及初灌浆的嫩粒。大秋作物收获后,成虫转移到蔬菜上为害,尤其喜食十字花科蔬菜。成虫有群聚为害习性,往往在一单株作物上自下而上取食,而邻近植株受害轻或不受害。成虫飞翔力弱,一般只作2~5米短距离飞行。有弱趋光性。当早晚气温低于 8℃ ,或在大风、阴雨和烈日等不利条件下,则隐藏在植物根部或枯叶下。上午9点到下午5点气温高于 15℃ 以上时,成虫活动为害。成虫羽化后20余日即行交尾,交尾时间一般30~50分钟。雌虫产卵时,腹端部向土里伸,在土壤缝隙中将卵产下,一次可产卵30余粒,一生可产卵二百多粒,卵散产或几粒粘在一起。幼虫一般生活在未经翻耕、杂草丛生的地块表土中,大田中很少发现。虽然一些野生植物对于双斑萤叶甲的幼虫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是,在野外或室内饲养,仅见到禾本科、豆科植物及苍耳的根部有明显地被幼虫啃食的痕迹。

      双斑萤叶甲为害特征:以成虫为害玉米叶片、雄穗和雌穗为主。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受害玉米叶片呈现大片透明白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取食花丝、雄穗和雌穗,影响玉米授粉结实。

      双斑萤叶甲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清除杂草,减少春季过渡寄主,降低双斑萤叶甲种群数量,减轻危害。
2、物理防治。
在田边早春寄主上人工扫网捕杀。
3、化学防治。
田间发生量大时,在清晨成虫飞翔能力弱的时间,选用吡虫啉、硫丹、锐劲(氟虫氰)特等药剂喷雾防治。

更新时间:2023-11-09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