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文章技术文章
苦瓜炭疽病的发生以及防治

来源: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12-11-22 阅览3876次


危害症状
苦瓜的叶、蔓和果实都会感染病害。叶上的病斑初呈黄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变成褐色或黑色的干型病斑,往往有同心轮纹,容易干枯裂开,病斑增多后叶片枯萎。蔓上的病斑呈长圆形,稍凹陷,初呈水渍状淡黄色,后变深褐色。病斑若继续扩展到围绕茎蔓一周,便使茎蔓枯萎。果实感染病害后,先在表面产生白色圆形凹斑,似针头大小,后扩大变成暗褐色,最后变黑褐色着生黑色小粒。病斑不深入果肉,中央常裂开,在潮湿情况下分泌粉红色粘状物。幼嫩果病害较少,其感病性随着果实的成长而增加,成熟果较容易染病。

病原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 Mont.)V.Arx  称瓜类炭疽菌,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Glomerella lalagenarium(Pass.)Watanable et Tamura  称瓜类小丛壳,属子囊菌门真菌。分生孢子盘散生或聚生,黑褐色圆形,直径85~126微米,具褐色刚毛,产孢细胞瓶梗形至圆筒状;分生孢于单胞,圆筒形,直,两端钝圆,内生油球2个,大小14~16×4.5~5.5微米;附着胞棍棒形,褐色,宽椭圆形至不规则形,边缘大多稍整齐,大小5.5~8×5~5.5微米。G. .lagenarium 子囊壳球形,直径约110微米,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在自然条件下未发现,通过人工培养和紫外线照射,可产生子囊壳。该菌能引起各种瓜类炭疽病。

发病规律
苦瓜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生长后期都会发生,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6月~9月发生严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株在田间越冬,亦可在温室或塑料温室旧木料上存活。越冬后的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此外潜伏在种子上的菌丝体也可直接侵入子叶,引致苗期发病。
病菌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孢子萌发适温22~27℃,病菌生长适温24℃,8℃以下,30℃以上即停止生长。10~30℃均可发病,其中24℃发病重。湿度是诱发本病重要因素,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空气湿度93%以上,易发病,相对湿度97~98%,温度24℃潜育期3天,相对湿度低于54%则不能发病。
早春塑料棚温度低,湿度高,度高,叶面结有大量水珠,苦瓜吐水或叶面结露,发病的湿度条件经常处于满足状态,易流行。露地条件下发病不一,南方7~8月,北方8~9月,低温多雨条件下易发生,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低于60%,病势发展缓慢。此外,采用不放风栽培法及连作、氮肥过多、大水漫灌、通风不良,植株衰弱发病重。此病南方为害不重,但北方反季节栽植的苦瓜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1.选种及种子消毒。留种时应从无病果中选取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种植前先将种子放入52℃~56℃的温水中浸种25分钟~30分钟,能收到较好的杀菌效果。
2.注意选地,高畦深沟。高温多湿是炭疽病发生的有利条件,因此栽培苦瓜应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要高畦深沟,并注意排水,适当密植,疏剪老叶和病叶,使之通风透光,改变田间小气候,降低田间湿度。并且要合理施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3.药剂防治。苦瓜在幼果期和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发病,要连续喷药防病,每隔7天~10天喷1次50%多菌灵500倍~600倍药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或用1:15:150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中国植保仪器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