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文章技术文章
3个方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技能

来源: 更新时间:2013-03-30 阅览5155次

  四川省农干院自2009年开始,承担了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作为起着桥梁作用的培训机构,如何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实效,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1 依托政策,把握机遇2012年是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广受关注的一年,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年。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突出强调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健全机构体系,稳定人员队伍,转换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织。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机构,应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在培训中注重农技推广人员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加快形成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2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重点在乡镇、关键在农村。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问题,农技培训覆盖面不广、培训工作难以取得实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应用科技难以普及。由于从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在岗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参差不齐;受编制限制,许多基层农技培训机构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人才出现“断层”;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消化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实际。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机构,绝大多数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有限的经费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支出结构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农技服务体系功能有所弱化,培训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农业科技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再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弱化、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在乡镇一级失去了同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搭接,许多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到了乡镇便出现断层,难以推广到田间地头。

  3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是整个培训的脉络,是关系培训能否起到实效的基础依据。计划要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推进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制度化建设。要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和规范落实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2)编制实施方案。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开展培训前,应主动到要参加培训的地区走访,与当地负责农技推广工作的部门和人员探讨如何开展适合农技推广人员和当地实情的培训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所需的培训方向。

  2010年冬季,省农干院在举办“绵阳泸州两地示范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班”(以下简称“绵阳泸州两地培训”)前了解到,绵阳市梓潼县提出加强特种蔬菜栽培技术的培训,江油市重视现代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的培训,泸州市江阳区要求倾向于果品、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训等。于是,我们制定了以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为重点,以果品、水稻、小麦生产等新技术为次重点,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法规政为补充内容的教学方案;各分管系制定科学严谨的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任课教师针对农民实际需求广泛进行调研,深入探究,及早备课,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堂课。培训后学员均表示,教师的讲课内容都能够紧扣生产实际,传授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精选培训内容。培训要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及农技推广技能、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术、农业政策为主要内容,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扎实有效的技术培训。重点开展具有区域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以及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农民田间学校与农技推广新模式,现代农业理论、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农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2010年冬季省农干院举办的“绵阳泸州两地培训”,在内容安排、课程设计上,学院结合示范县的产业特色和参训学员的需求,内容包括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开设了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与现代农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理论与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标准化、农民田间学校与农技推广新模式、现代农业推广理论方法与案例分析、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及粮经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粮经作物病虫害防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等专题,同时还安排学员到新津县普兴镇袁山社区、柳江万亩蔬菜示范园、兴义镇标准化农业服务站进行考察学习。

  (4)创新培训方式。要遵循成人继续教育规律,运用现代培训手段,根据农技推广人员的需求,坚持按产业办班,通过异地研修、县乡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以及强农惠农政策、农业法律法规常识、农业推广方式方法等培训,增强培训工作针对性,提高培训实效。以2010年“绵阳泸州两地培训”为例,在培方式上,采取理论讲授和考察学习相结合;在培训手段上,采取多媒体教学,放映四川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专题片教学,按专题分学员小组讨论会和大会学员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学习提高相结合;在教师选派上,除安排本院优秀教师授课外,还聘请了省农业厅有关处室领导和四川农大知名教授专题讲授,学员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到新津县普兴镇袁山社区、柳江万亩蔬菜示范园、兴义镇标准化农业服务站进行了现场考察。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丰富培训内容,让学员们得到了直观有效的培训体验。

  (5)加强培训管理。培训机构要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保证培训质量。开展参训学员对培训机构和任课老师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作为评价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要把农技人员学习和培训情况作为农技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档案管理。

  (6)建立培训基地。要依托高中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单位,建立农技人员培训基地,充分发挥这些单位在师资队伍、科学技术、信息资源、教学条件、地理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备、教材等建设,提高培训能力。

  (7)开展学历提升。要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人员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研修、继续深造。要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在职农技人员攻读推广硕士,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