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湖南:职业农民技术强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13-05-16 阅览2774次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点培育。各级政府是如何支持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呢?湖南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通过机制体制改革,依托大户组建实训基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带富社员等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被誉为“湖南模式”.

  “没有农广校的农业技术培训,就没有我的今天!您瞧,我现在是国家认可的职业农民了!”在湖南省湘阴县湘滨镇绿凤牲猪养殖场,养殖户刘文静得意地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职业农民资格证。

  为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湖南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构建职业农民发家致富技术平台

  “去年全县共2600名‘阳光工程’培训指标,我们农广校就占了2300名。有了数量还得追求质量,不仅要让农民接受教育量多面广,而且还要‘听得懂、用得上、能致富',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湘阴县农广校校长杨斯开门见山地说。

  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支柱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该校聘请专家教授送教下乡,把农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民的家门口,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学到一技之长。

  刘文静就是该县农广校技术培训的受益者,他通过参加该校的“阳光工程”培训,系统地掌握了关于生猪养殖、保健预防、日常护理和母猪饲养等系列关键技术,并于2008年投入20万元,建起一栋配备有农村户用沼气池、通风宽敞的高标准猪舍。通过利用猪粪生产沼气,用沼液养鱼、用沼渣肥田,搞起了立体生态养殖。截至目前,该养殖基地常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去年养猪纯收入超过30万元,带动周边上百家养殖户发展生猪养殖,并组织周边养殖户成立了养殖协会,使该县的养殖业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

  机制改革为职业农民提升素质保驾护航

  湘潭市是率先在全省进行农民素质教育机制改革的地市,据该市农教办主任肖松柏介绍,早在2003年,该市就以农广校为基础,成立了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并于2007年5月,将该市农广校更名为农民素质教育与劳务经济管理办公室,行使政府管理农民教育培训和劳务经济工作的职能。机制的转变为该市的农民素质教育焕发了活力,为各种农民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该市农教办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工作,不仅提高了农民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加了农民职业收入,而且通过政策引导,大户示范,带富周边群众,提高了农民的创富能力。

  湘潭县信达茧丝绸合作社理事长胡卫东原是一名中学校长,于2007年5月成立了该合作社,但由于种植养殖技术缺乏等原因导致蚕桑产业发展缓慢。自2010年以来,湘潭县农教办每年都围绕蚕桑产业集中开展技术培训。该合作社在全县发展合同桑农2100多户,蚕桑种植面积4500亩,年产值近千万元。

  湘潭县韶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彭英以前一直做木材加工生意,通过参加该县农教办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承包了3000亩茶园,建起了农民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年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000人以上就业。

  69岁的彭伯元自2000年参加湘潭市农广校举办的养蜂培训班后,于2006年成立了湘潭县养蜂业协会,每年免费举办一次养蜂技术培训班,自己编写印发资料1万余份,带动全县从业人员3000余人,并开辟了残疾人就业渠道。

  全省60%的大户将达到中等职业水平

  今年59岁,时任该校校长的向镇澜,见证了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发展历程。据向镇澜介绍,1981年5月,湖南省成立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湖南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市州和县市区参照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省、市、县(市、区)、乡(镇)的四级办学和管理体系,从而开辟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新领域,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远距离农民教育学校。

  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储备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湖南省农广校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机制体制,通过依托大户组建实训基地,带富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帮带社员延长产业链解决职业农民就业;通过创新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开拓新型职业农民就业新渠道、新门路等方式方法,不仅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且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开拓了新路径,为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储备了大量新型实用技术人才。

  向镇澜说,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重而道远,预计至2015年,全省每年将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实现新增转移就业农民80%有证上岗;每年实施农民科技培训500万人次,逐步实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每年开展农民创业培训5万人次,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训2万户;全省60%以上农村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通过轮训,逐步达到中等以上职业技术水平。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