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13-06-17 阅览2653次
采取抗寒的农业措施,主要从提高作物自身抗寒性和防止不利因素对作物影响两个方面入手。
一、栽培管理措施。秋播作物、强冬性品种应适期内早播,利用秋季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等条件,培育稳健生长的壮苗,促进根系发育,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增强抗寒能力,使其安全越冬。春性较强的品种,不可播种太早,因为早播不仅过早通过春化阶段而使抗寒力降低,同时,冬前生长过旺,碳水化合物消耗大、抗寒性也降低。此外,适宜的播种深度、施用有机肥、磷钾肥等,都可增强农作物抗寒性。早春气候变化较为剧烈,当冬小麦返青后,抗寒锻炼效应消失,如遇晚霜,容易受冻,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熏蒸、灌水等措施。
二、改善田间气候。育苗时采取温室、温床、阳畦、塑料薄膜和土壤保温剂等可克服低温的不利因素,提早播期。此外,还可设置屏风、覆盖等,可改变作物小气候,避免低温侵害。稻秧在寒冷来临时,采取灌水防冻护秧(但气温回升后,呼吸耗氧增多,又要注意排水)。
免责声明:本网站(中国植保仪器网)部分新闻转载自网络,其目的是为给用户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不代表赞同其文章的观点内容,不对文章的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