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通过水稻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研讨会总结的成果与建议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13-09-16 阅览2515次

    中国植保仪器网记者从全国农技推广所获悉针对当前水稻害虫抗药性上升,用药量逐年增大的实际情况,在上月底,全国农技中心与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害虫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组联合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水稻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研讨会,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等15家科研单位的专家,江苏、安徽、浙江等南方11个水稻主产省植保站代表以及承担示范任务的示范县技术人员共12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一是观摩了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的水稻主要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示范区以及不同作用机理水稻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示范现场;二是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高希武教授及南京农业大学韩召军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李建洪教授等7位专家分别报告了有关水稻重大害虫稻飞虱、螟虫抗药性发展动态及关键抗药性治理技术措施,交流了水稻新型杀虫剂双酰胺类、新烟碱类杀虫剂研发动态与使用技术,总结了项目前期取得的一些成果;三是开展了水稻害虫安全用药技术培训,免费为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和专业化防治组织技术人员发放了有关的书籍和挂图。
    由于水稻害虫发生范围广、迁移速度快、繁殖代数多、危害时间长,因此在水稻上登记的杀虫剂有效成分数超过了50个,每年的使用量占农用杀虫剂使用量的20%。由于不合理用药,水稻害虫抗药性水平发展很快,据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网监测结果,全国大部分稻区稻褐飞虱种群已对吡虫啉产生了500倍以上的抗药性,浙江、湖南等地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杀虫单产生了200倍以上的抗药性,在部分稻区已暂停使用。同时,2008年刚推广使用的新型水稻杀虫剂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由于盲目使用,在部分稻区水稻害虫已对这些药剂产生了中等水平抗药性。如何延缓水稻害虫抗药性发展速度,减少水稻杀虫剂使用量,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会上专家们认为,针对水稻害虫抗药性发生的严峻形势,应当改变以往的用药模式和习惯,指导农民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由于水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应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作用,慎重使用农药,切实保护好农田生态系统。
    根据我国水稻种植模式和害虫发生特点,全国农技中心与项目专家合作已在江苏、安徽、湖北、广东、广西5个省(区)建立了5个水稻主要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示范区,实行科学、合理用药,效果很好。在示范区内遵循了以下防治原则,供各地参考。一是注重自然调控原则。充分发挥水稻自身的修复作用,保护好稻田天敌,发挥自然控制作用。二是坚持合理用药原则。一方面注意按防治指标用药,另一方面根据农药的作用机理,选择在防治适期用药。三是交替用药原则。按作用机理实施分类用药,上、下代之间或前、后两次用药之间实施不同作用机理杀虫剂的交替、轮换使用。四是限制用药原则。针对高风险药剂,在一个生长期内限制其使用次数。五是暂停用药原则。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在产生高水平抗药性地区,暂时停止使用该药剂。六是注重生态原则。认真注意使用选择性农药,禁止使用对稻田天敌毒性大的菊酯类农药,保护农田生态。

    更多植保仪器新闻:http://www.zhibao17.com/hyzx/list_1_1.html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