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文章技术文章
杀虫灯在水稻种植过程的应用试验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14-01-15 阅览2708次

   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际的应用才能对相关仪器做出最客观的评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保证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化学农药来保证产量的。但是,这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对于环境生态效益却是没有预算在内的。在绿色农业盛行的今天,杀虫灯对于水稻增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早稻生长期间,于2010年5月12日对沙河镇礼安村礼村垌的点灯区及附近的非点灯区水稻第2代/两迁0害虫田间虫量进行调查。该示范点属高肥水栽培管理示范区,3月上旬播种,水稻品种为Y两优一号,调查时水稻正处于分蘖高峰期。调查方法是随机调查点灯区6块、非点灯区3块田。调查发现,此代虫的总体发生程度为2(3)级。晚稻生长期间,于2010年9月8日及9月30日,对距县城较近的博白镇珠江村点灯区进行系统的调查观察,灯区和非灯区各随机调查3块,灯虫统计时间为8月16日至10月10日。调查点6、7代害虫发生程度均为2(3)级,但从杀虫灯诱集量及田间赶蛾的变化显示,9月23日、24日及9月28日、29日分别有明显的稻飞虱及卷叶虫回迁。

    第2代稻飞虱无论是灯区还是非灯区,全部田块均未超过防治指标,不需用药防治,但非灯区的百丛虫量明显比灯区多,平均多约1.2倍,且有些田块接近防治指标。第2代稻纵卷叶螟平均卷叶率的控害效果虽达61.86%,但点灯区6块田中有2块、非点灯区3块田中有2块百丛虫量均超防治指标,需用药化学防治。杀虫灯区大部份田块比非点灯区大部份田块可节省1次防治卷叶虫的用药。从水稻生育期看,第2代卷叶虫在该生产点已属主害代,造成上述程度发生的原因,可能主要是该示范点品种播栽及生发都比周围的早,造成迁入的卷叶虫成虫大量聚集在此产卵为害(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没有进行第3、4代虫害的观察)。

    晚稻第6代稻飞虱杀虫灯区与非点灯区田间百丛虫量差距较大,达2倍以上,非点灯区成虫比例多,叶面活动成虫较多,点灯区这种现象较少,这可能是长期开灯诱杀的灯控结果。但绝对数量都不是很多,点灯区田块不需防治,非点灯区大部分田块也不需防治。在田间成蛾长期不多的情况下,第6代卷叶虫幼虫百丛虫量及卷叶率点灯区与非点灯区差别不大,田块都不需防治。但在9月下旬有明显稻飞虱回迁的情况下,第7代虫的灯光诱杀控害效果比较有限,点灯区与非点灯区虽有34.36%的虫量差距,但所调查的6块田,虫口密度全达防治指标(孕穗期500头/百丛),均需要用药防治。

   通过杀虫灯的应用预测,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既能保证经济效益,也能保证环境效益,是水稻种植不可或缺的植保仪器。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