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文章技术文章
如何利用植保保护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12-12-05 阅览3842次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利用植保仪器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 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 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的发展,是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 其内涵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求平衡;二是保护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在人类所要保护的自然资源中,因为植物是人类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决定着人类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持续能力,所以植物资源的保护理所当然应处于首位。如此看来,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1 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生物灾害发生严重,外来有害生物侵害加重,生物灾害影响农产品贸易、威胁公共安全,我国生物灾害监测防控能力较弱等农业生物灾害形势严峻;另一方面,化学农药使用过量,单纯依靠化学农药,农药误用、 错用现象还较普遍, 农药使用浓度逐年提高,喷药设备落后;此外,在粮食的安全问题上,由于有害生物危害粮食的生产安全、数量安全、品质安全、储备安全、生态安全、市场安全及其可获得性等植物保护措施落后的原因,造成土壤污染 、水源污染 、农产品污染。目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将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减少污染,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鉴于植物保护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笔者认为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植物资源的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一是积极增加食物生产,并注意食物安全; 二是努力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三是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方法是: 采取农业生态技术, 具体包括立体种养技术、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和庭院经济与开发利用技术等。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其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和实现其目标的基本方法来看, 区域农业得以持续发展,将更有利于对植物资源的保护。第一,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意识上看, 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人们的收入越低,对环境保护意识越淡薄;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文化商品消费亦随之增加, 人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环保知识,其环保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因此,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结果,将给农民不断增加收入,使其逐渐摆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状而更有利于区域植物资源的保护。第二,从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上看,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分为粗放经营利用型、 精细密集利用型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利用型3种。其中,粗放经营利用型效率最低,是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万不得已的选择, 其最不利于环境保护,尤其不利于区域植物保护;后2种是在经济较为发达情况下的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效率很高,对环境影响很小。因此,随着农业的持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将不断加快,人们将不断放弃效率低下的粗放经营利用型而逐渐采用精细密集利用型和高新技术选择型。这样区域植物的保护力度将会不断得到加强。第三,目前在某些地区的珍稀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业植物资源,由于缺乏经费,其保护措施常常难以落实。随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费的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3 加强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不断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实践证明,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成正比。据调查,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上的农户比文盲农户平均单产高 18.9%, 人均收人高 67.31%。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意识就会增强,对科技推广项目接受能力提高, 农药的正确使用才会成为现实。因此, 各级部门应努力营造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各种环境,不断提高和增强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3.2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加快新型农药研制及推广应用化学农药是人工用化学手段合成的物质,往往具有双重的性质,在促进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的同时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对农药使用的不正确或不合理,污染了环境和农作物,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而危害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使用各种化学农药时,既要对其使用的主要问题,如农药本身的质量问题及药品的使用不当问题等有所了解,又要对其使用条件,如化学特性、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 危害规律及其使用的有关环境条件等有所认识。 同时, 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对症用药、选择合适用药时机、用药量及选择合理混合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还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和更新喷药设备等措施,达到用药量省、施药质量高、防治效果好、不发生药害、对有害生物不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天敌及水生动物安全无害等要求。其次,从目前来看,因为化学农药防治仍然是控制农业有害生物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农药仍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所以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效、 低用量、易分解、低残留农药等安全、经济的“绿色农药”的推广,加速“绿色植保”技术的普及。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加快新农药、新剂型、新防治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步伐,做好适用性、安全性评估,积极推广使用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农药品种, 特别是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采取行政、技术措施,逐步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防治成本;同时,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
3.3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
      可以把人类对害虫防治的方法归结为2大类即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来得快速彻底,但因为强调物种全部消灭, 造成自然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则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 维持自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平衡。 不仅因为其能有效地控制害虫、保证农作物丰产,更重要的是因为其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残毒的遗留量。采用生物防治配合其他防治措施,改变了过去定期施药的状况,减少了农药的施用次数,降低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4 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 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包括植物保护)的农业生态体系,在实践中已显示出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大力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对加快与不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