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农业信息化给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来源:http://www.zhibao17.com 更新时间:2013-06-17 阅览2692次

  出门在外的江苏蟹农,按按手机键,即可遥控自家蟹塘的增氧器和饵料自动投喂机;坐在电脑前的上海莓农,点点鼠标,开到地头的“菜管家”收购车就能把新鲜草莓直送订户手中;足不出户的吉林粮农,打个“12316”热线,就能从农业专家那里得到有针对性的农技指导、权威的粮市行情分析;身在办公室的天津土肥站信息员,用手机拨个电话,就能收到被监测田块的土壤墒情和气象信息短信……

  精准农业与自动控制、移动互联、无线传感、物联网、云计算……曾几何时,这些看似与农业不搭界的现代信息化技术,如今已深度渗透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将现代理念、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等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力突破各种制约因素,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史无前例,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推进农业信息化,成为正在经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农业必须跨越的门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需要,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力推手。

  着眼信息化发展新趋势,适应农业现代化新要求,从2004年到2013年,连续10个“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信息化的指向越来越明确。2004年,提出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信息服务;2005年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2010年,逐步从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强调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2012年,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关注和强调超出了以往;2013年提出,“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还明确了启动“金农工程”二期等工作内容。“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信息化内涵的表述逐步清晰、地位日益突出,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农业发展规律,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支撑。

  农业信息化也逐步被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纲要》,把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水平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3年第1次部常务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四化同步”的总体部署,这是一个战略决策。信息化如何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如何支撑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将其摆上重要位置,重点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和服务与现代农业建设相融合,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融合。

  多年来,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就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科学规划与全面部署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2006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方案》,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系统部署;2007年出台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明确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具体措施。

  同时,以“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工程等重大项目为支撑,推动农业信息化全面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发展迅速;“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推动农业信息化全面发展的同时,农业部也不断促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科学性、规范化。2012年,组织对全国31个省区市、1917个县对两级农业部门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问题调研,全面摸清发展底数;把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与农业科技贡献率、综合机械化率并列,使之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推进农业信息化标准编制,提高信息化建设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业务协同水平。

  政策推动,实践拉动,促进了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已从过去单纯注重硬件投入进入到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并重,从单纯应用互联网到多种信息技术集成组装,从单纯提供信息服务到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全过程和全要素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集约节约耕地和水肥资源,进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发展农业信息化,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根本是强农惠农富农,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节约了耕地和水肥资源,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如今,以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为目标,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春耕时节的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播种、施肥方案的“制定者”是农机和计算机。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机在上一年秋收作业时,定位取土样、监测作物产量,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后,能以地图为基础编制出播种、施肥实施程序。来年春播时,农场工人只需将数据卡插入农机监控器,借助测速传感器等,就能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完成变量播种和施肥。整地时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自动控制的大马力拖拉机,耕地千米误差小于2.54厘米。

  这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精准农业”带来的奇迹。近年来,精准农业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推广。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以及各地大型国营农场进行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在“精准农业”推广的同时,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也开始在农业领域示范应用。

  5月12日,正在外地开会的安徽全椒县水产良种场场长李大文,通过电脑里的物联网系统监控发现鱼塘水位变低后,马上打电话,让场里工人给鱼塘冲水。他还远程控制增氧机开关,为鱼塘增氧。异地远程“遥控”的实现,得益于该县农业物联网的示范应用。作为示范点,该养殖场安装了360度摄像头,每块水面都放置了水位水温传感器,摄像头和传感器获取的水面实时信息通过控制器传输到物联网系统,只要登录该系统,就可实现数值实时监测、视频监控、生产报警、远程自动控制、网上诊断。

  在今年4月开幕的北京首届农业嘉年华展会上,物联网技术也让不少参观者称奇。展区的大屏幕上展示着北京小汤山农业示范基地、金六环温室、大兴采育温室以及山西长治温室、河南三门峡温室的实况视频,通过传感设备,能实施采集和调取各个温室大棚里的空气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等信息,监控管理员可远程控制调节。温室内的水阀、排风机、卷帘机的开关也可预先设定好程序,系统会根据内外情况变化,自动开关温室内的机电设备。

  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北京、江苏无锡等地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养殖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一些大型奶牛场引进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挤奶机器人;山东省“智能大棚”的建设已经覆盖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并在潍坊、临沂等多个地市推广,其中济南、滨州等地已准备规模化发展。

  物联网应用示范的好处让人一目了然。在实现了“智能养殖”的江苏宜兴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蟹农说,以前要一家4口人用一天时间完成的几十亩水塘投喂任务,现在点点鼠标自动投喂,要不了10分钟。通过对养殖水质的智能控制,还有效提升了螃蟹的成活率和产量,每亩可增产10%~15%.给食用菌车间安装了远程控制系统的山东齐河康瑞源食用菌有限公司,实现了食用菌的精细化种植,用工数从原来的100多人减少到57人,生产成本降低了30%,并且由于食用菌成品率高,价格上涨了10%,产量增加了12%,纯利润提高20%以上。

  信息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在促进着农业经营网络化。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将农业生产、流通、市场、交易连成有机整体,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农民上网“触电”,不仅实现了从传统的单一的生产者的改变,更大的变化则是农民真正成为了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正在壮大。

  周兰英是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东王村的一位菜农,经营着十多亩大棚蔬菜。与大多数菜农不同的是,她跟弟媳注册了“太湖新鲜菜”网站。消费者每天11点前在网站下订单,周兰英根据订单采摘蔬菜,下午2点左右装车配送,5点能将菜直送到订户家的菜箱中。她说,网络直销的利润比卖给采购商高些,最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她的蔬菜供不应求。现在,村里有好几家农户也加入“太湖新鲜菜”的行列,还带动着家禽和水产养殖户网络销售。

  像周兰英一样,网上销售正成为越来越多新一代农民的首选。2012年,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涉农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农民网店(含县)总数为131万家。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电商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5000元之间,“触网”农民收入远超普通农民。

  网络化让农产品经营方式也正由“先产后销”向“先销后产”转变。

  在四川省北川县,通过北川维斯特电子交易市场,农民将自己种的木耳、当归等特色农产品销到了山东、北京等地,销路宽了,价格高了,更重要的是,信息通了,生产更有针对性、组织性。北川县农办负责人表示,以交易平台获得的信息为向导,全县积极发展高山农特产品基地种植、加工销售和种苗组培开发等产业,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集成、创新、熟化和示范应用,已经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为加快这一步伐,2012年农业部重点支持江苏等省开展以物联网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信息化应用示范,推动各地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有效应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推进国家首批物联网示范工程农业智能项目,指导黑龙江农垦、北京大兴、江苏无锡先期自筹大量前期投入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5月,农业部启动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点建设天津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试验区、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区、安徽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以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理论研究,探索农业物联网应用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适时开展成功经验模式的推广应用。

  农业信息化既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经营革命,也对推动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三农”管理方式具有重要作用。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管理系统化、信息服务综合化能力正全面提高。

  农业信息化在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让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也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各级“三农”工作者能力和水平的有力推手。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以实现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为目标,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2002年以来,农业部着手规划“金农”工程,于2007年正式启动,按照做大一个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做强一个国家综合农业门户网站、完善一个农业电子政务支撑平台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了“金农工程”一期项目,明显提高了我国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农业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康爱国是河北省康保县植保站的工作人员,从事病虫鼠害测报工作30年。农业部门近年来实施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让他感受到“数字化”与“手工”的天壤之别。“以前是白天调查,晚上加班统计,通过打电话、写信的方式给省里和农业部报告。现在,原始数据录入系统,几分钟就能自动分析汇总结果,瞬间上传。而且系统能够自动分析生成图表,表现出病虫害动态趋势,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康爱国说,效率更高,分析更科学,是信息化给病虫害测报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

  不止病虫害测报。通过“金农”工程建设,农业部本级建成了14个涉及农业生产进度、农产品价格及贸易等方面的大型数据系统,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各省也相应建立了涉及面广、更新及时的农业行业发展数据库,并且初步实现了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建设的推进,提升了农业行业的管理支撑能力。目前,已有包括农药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民负担、农村土地流转等31个业务系统陆续上线。各地农业部门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在浙江省绍兴市,20多家农资销售点所售农资产品须经农业部门备案准入,并赋予唯一编码。农民凭“安全农资卡”实名购买农资。购买者及其商品信息全部上传至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的农资实时监管平台,农资执法人员可远程监管农资购货渠道、销售去向等。一旦出现问题农资,农民也可凭小票追溯。浙江省农业厅在2011年启动的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资约880万元,开发了农资实时监管操作平台、农资实名购销平台。目前已在25个县、804家单位试点,对农资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建立起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在上海市近郊1400个涉农行政村,农民在安装到村的涉农资金监管平台“农民一点通”上,就能查询到本人和其他村民的补贴情况及相关政策,若有疑问,还可以随时咨询投诉。2009年起,上海市全面推进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和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信息管理平台。截至2012年12月底,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共公开信息近245万条,涉及补贴资金超74亿元;农村集体“三资”

  监管平台已录入3330亿元总资产、982.9亿元净资产的数据信息;全市农村承包合同98%已建立了电子档案,流转面积80%已录入系统。不止上海,江苏、浙江、山西、河南、北京等省(市)85%以上的乡镇也已建立了集体“三资”监管平台,部分地方已经实现了由单机向网络的升级。

  涉农电子政务的推行,农业生产经营监测系统的建立健全,使各级农业部门科学决策、主动应对的水平大大提升。

  在以信息化推动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的同时,农业部还以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为目标,积极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拓宽信息服务领域,农民一机在手,就可以享受便捷高效及时的信息服务。

  以“三电合一”工程建设为抓手,农业部精心构建了全国“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体系。以“12316”热线为纽带,包括农业信息网站、电视节目、手机短(彩)信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初步形成。“12316”每年咨询人数上千万人次,帮助农民增收和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农民和专家的直通线、农民和市场的中继线、农民和政府的连心线。

  今年3月,在辽宁省辽中县牛心坨镇姜家村,12316金色田野信息服务的专家下乡,不少农民“抢”着把专家往自家大棚里拉。“‘12316’的专家,三言两语我们就明白了,现在我有问题就打‘12316',我们最相信热线专家的指导了。”农民们对“12316”专家的信任,缘于这条热线真正为农民提供了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12小时人工话务值守、24小时自动语音应答、365天无休的全时段服务模式,省内各地拨打均按市话标准计费,全省200余名农业专家通过坐席值班及远程连线等形式及时提供权威解答。有统计显示,该热线开通6年多来,累计受理解答农民各类咨询200多万例,目前日话务量超过3000个。

  在北京,“12316”热线改变了一个叫彭福龙的昌平区农民的生活,使他从菜农转型为农业观光园的“老板”.因遇到生产技术难题,他给北京农业公益服务热线“12316”打电话,值守的热线专家曹华不但帮他解决了技术难题,还帮着他引进观赏椒、羽衣甘蓝等50多种特色盆栽蔬菜,3000多盆形状各异的蔬菜作物把原有的大棚打造成了创业农业观光园,光门票收入就达百万元。自2008年开通的北京农业公益服务热线“12316”,增加了在线视频和三方通话,如今也开始“转型”--不仅关注农民的生产、经营及政策、法律咨询,也成了城里人京郊游、特色采摘、阳台种菜的“百事通”.

  经过多年努力,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已达3.1万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信息化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日渐综合化、多样化的同时,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也不断丰富,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蓬勃发展,社会参与型服务模式快速推进,增强了信息化建设投入,丰富了信息化服务内容。

  在农业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三大电信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的引领下,通讯运营商、IT企业、涉农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高涨。吉林省在“12316”热线平台、短(彩)信平台、乡镇网站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上,探索建立了“农业部门主导、电信企业投资建设、双方共同或委托第三方运维”的工作机制,目前各平台依靠自身运营收入即可实现业务拓展。浙江省与通讯运营商签订农村示范点建设、降低农民短信费用等合作协议,政府实际承担的每条短信费用不到1分钱,浙江移动公司一次性投入1000万元用于硬件平台建设,电信公司对全省4300个贫困村信息服务店降低宽带接入资费,并免费提供接入设备。

  此外,农民合作组织主导的社会化运作模式也风生水起。山东省东营市“百姓科技”模式是以信息协会为龙头、以百姓使者为支撑、以农民会员为主体的信息服务模式,延伸到山东6个地市20多个县,发展百姓科技农民会员5万多户。河南省兴华农业信息服务专业合作社,在4万多个村组建立了服务点,吸纳2.5万多家基层商店成为社员店。

  如今,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大格局方兴未艾,农业信息化大发展的画卷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与其他国民经济产业信息化相比,农业信息化存在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和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信息化日益显示出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独特优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全社会需求的迫切,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推进农业信息化,仍有许多问题亟待破解。

  整体发展水平低。一些地方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基层农业信息基础条件严重不足,农村电脑普及率低,信息传输在乡、村、户环节出现“梗阻”,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问题;同时,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针对性、及时性、有效强的信息严重不足,信息服务的“最初一公里”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瓶颈。

  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地区相对较高,偏远、贫穷的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另一方面,领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和经营环节信息技术应用落后于电子政务和信息服务发展。

  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农业生产过程长、生产类型及农产品多样、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复杂等特性,决定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极其复杂,农业信息系统和产品的普适性较低,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

  此外,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部门间的统筹有待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产品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等,都制约着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对此,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2012年11月在调研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时强调,尽管农业农村信息化有了长足进展,但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待相比,农业农村信息化还有很大差距,真正使信息化融入农业现代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了未来建设的“五大任务”: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为完成上述任务,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即“金农工程”二期、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全面夯实信息化基础,加快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和水平。

  今年4月,农业部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提出了围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强化市场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等十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农业现代化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领域,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架起了通往未来的金桥。我们有理由相信,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推动,社会力量热情参与,新时期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将在“四化同步”的征程中取得新突破,中国现代农业的信息化之路一定会实现新跨越。

  免责声明:本网站(中国植保仪器网)部分新闻转载自网络,其目的是为给用户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不代表赞同其文章的观点内容,不对文章的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